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30)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福州为八闽首郡,古人称其东带沧溟、北抵永嘉、南出莆田、西连延平,是百川丛会、连山距海的边徼重地。《闽都别记》开篇就说:“盖闽都东南滨海,

福州为八闽首郡,古人称其东带沧溟、北抵永嘉、南出莆田、西连延平,是百川丛会、连山距海的边徼重地。《闽都别记》开篇就说:“盖闽都东南滨海,西北连山,重关内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于域中,二绝高标于城外。襟江带湖,沃野千里,南连江广,北跨温台,东通吴越,万里重山环绕,地沃山强,诚天下之胜也。”

从地理的角度看,福州位于福建山、海、江交汇的关键处,但它与大海之间,隔着高大的鼓山和曲折的河道,避免了台风、海潮和海寇的直接冲击。我有时觉得,福州是座面向闽江流域、背对海洋的城市。鸦片战争后福州最早一批开埠,并非因为港口优良,而是因为上游武夷山产茶。近代福州人对英人入城的坚决抵抗,证明它对海洋和全球化毫无兴趣。福州是扎根于闽中山川的城市,它的力量来自本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都是作为福建省会而获得的,好比一株榕树,根系有多宽阔,树冠就撑开多大一片天空。

厦门是很不相同的城市。首先它是厦门湾中的一座岛,四周海水茫茫,与大陆若即若离;其次它是一个港口,守护着台海,航线通往全世界;最后它才是一座商贸和移民城市,人来人往,缺乏土产和古老家族。厦门虽是闽南地区的出海口,但没有扎根大陆,而是面向海外,直接感受异域文明的冲击,文化具有多元和混血的特征。

清兴泉永道周凯在他总纂的道光《厦门志》中自序说:“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贾商辐辏,帆樯云集,四方之民杂处其间。”周凯死后不久,鸦片战争爆发,五口通商,厦门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全球贸易网络,并因此崛起。厦门的力量来自海洋。

厦门的市花市树都是外来物种。市花三角梅的原产地在南美巴西,市树凤凰木的老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据说,1986年票选市树时,凤凰木仅以微弱多数胜出相思树——厦门的山头全是相思林。即使相思树也非本地物种,原产地在台湾,别名台湾相思。厦门最受市民欢迎的行道树,还有两种:一是木棉树,花朵红艳硕大,掉落能把人头砸懵,原产于印度和印尼;一是洋紫荆,众所周知,这是百年前一位香港神父发现的无性系品种。

厦门就像一个巨大的植物园,荟萃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树。反倒是厦门的乡土植物,黯淡无光,一点不起眼。有人注意到这问题,倡议在园林中推广黄槿、野牡丹、桃金娘和海边月见草等乡土植物,似乎成效不大。厦门人对华夷之辨没有兴趣,不论出身,只要是好东西,就乐于享用。

凤凰木又称火树、红花楹,据民国《厦门市志》载:“(凤凰木)民国初,厦门始有。”很快就作为行道树广泛种植。凤凰木只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它的开花形态也随气温而变化。在原产地热带非洲,凤凰木先花后叶,花期很长;在厦门,先叶后花,红绿辉映;福州的凤凰木有叶无花;再北,凤凰木难以成活。

如果说身材高大、躯干笔直、花朵红硕的木棉树象征了热带植物的阳刚气质,那么,腰肢袅娜、叶形优雅、花卉绚丽的凤凰木代表了南国植物的阴柔之美。每年夏初,凤凰花开,整座城市都被她的光辉照亮。凤凰花很大,五瓣,顶生或腋生,往往密集于树冠上部。远远望去,碧绿的树冠上飘浮着一层层红云,浓艳欲滴。凤凰花带给厦门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飘逸、柔美、俊朗、浓烈……

有一年凤凰花开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感慨:“看着这么美的花,就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原来,自然界一种花卉的热烈绽放,也会如此扣人心弦。

我们身上不长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接受太阳的能量。人类是消费者,高居食物链的顶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支撑我们的生命以及精密的文明。每座城市都嵌入生态地理的某个节点。生命与生命互相影响。生态景观投影于文化景观。思想观念决定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们砍伐森林,建立城市,最后却在院子里种树,创建城市中的森林。我们精心选择树种,让它们彰显城市的伟大,装饰人类的生活,最后这些散落于各个角落的树木,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城市和人。

我是这样看待福厦双城的:一座宛如榕树抓紧大地,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乱云飞渡仍从容;一座像凤凰花志存高远,在空中燃烧,青春焕发,长风破浪济沧海。很有意思,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猛然发现,每座城市都在模仿自己的植物图腾,越来越相像。那么,城市——最宏伟精密的人文景观——未来的演进方向,是无限趋近生态景观吗?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qikandaodu/2020/1120/637.html



上一篇:滨海休闲体育活动的环境影响与保护
下一篇:基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研究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