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 2016年8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自此,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福建被赋予了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生态

编者按

2016年8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自此,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福建被赋予了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的使命。一年来,沿着“福建方案”摹绘的领跑“路线图”,福建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历史机遇,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绿色发展,初心不变。循着创新、发展、惠民主线,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融合,不仅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探明了新路径,更擎起了福建绿色发展的新旗帜。

为了深入反映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我们特别邀请著名地理散文家萧春雷撰写长篇特稿——《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福建是中国生态最好的省区之一,但并非天生。作者通过实地采访,精心选择代表性案例,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讲述了福建人地关系的历史变迁——山川、海岸、江河、森林自然生态的退化与重建,鱼类、茶叶等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创新,山区梯田、城市森林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等等;多侧面呈现了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宽度与深度。福建的良好生态,实际上是几代福建人秉持先进的生态理念,修山补海、造林理水创造的,应该感谢前人付出的巨大努力。

第一章 一片林:层林尽染满目翠

福建是中国生态状况最好的省份之一。最新的一条新闻说,2017年6月2日,就在“世界环境日”到来的前三天,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福建省环境状况:森林覆盖率65.95%,位居全国首位;9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8.4%;是全国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这消息不让人意外。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连续38年全国第一。2016年,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21.66%,不足福建省的三分之一。事实上,我早已习惯了更高的数字。我的家乡三明市森林覆盖率76.8%,泰宁县超过80%,世界地质公园里高达90%以上。从数据看,我简直出生于闽西北的森林之中,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老家杉城镇长兴村,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一个河谷盆地。三面是坡度较缓的红土丘陵,生长着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杉树和毛竹;北面,峨眉峰耸立天际,近处是一片百米以上的赤石群,处处悬崖绝壁,但沟谷和山顶绿树成荫,属于丹霞地貌。村庄联成一排,坐落在山麓的台地上,前临池塘和水田。长兴溪从赤石群里流出,蜿蜒穿过田野中央,最后拐个弯,流出盆地南端。村落的后山、水口,保留着一小片古老的风水林,以花榈木为主,洒下浓重的阴凉,守护着村庄。

闽北的村庄都扎根于地理和风水深处。我后来走过许多地方,发现福建山区的古村落基本如此:一个小小的河谷盆地,青山环绕,房屋建在台地上,溪流、池塘、田野、风水林,一个或数个家族世居于此。

长兴村的大部分山林都很年轻,是人工种植的马尾松,夹杂一些阔叶小乔木。从读小学开始,每周六下午和周日,我都要上山砍柴,每周挑回三担薪柴,加上母亲出工拾回一些枯枝,足够生火做饭养猪。最好的木柴是栎、栲之类的杂木,坚硬耐烧,还会留下火炭,冬日铲进竹火笼取暖。松林间杂树太少,就要爬上高高的马尾松,砍下底部粗枝。家家户户的墙外,都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堆柴墙。世代如此,薪柴是农家的主要燃料。

我最熟悉的就是马尾松和杉树。到处都是马尾松林,从长兴村到泰宁县城,再到邻近的邵武市,一路上连绵不绝,既有人工种植的,也有飞机播种的。人工林的最大特点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一片山林就是一个年级,个头相仿,发育同时;其次是整齐、排外,为了争夺阳光,大家都伸长脖颈,长得瘦瘦高高,林下很少其他植被;最后,人工林中基本没有大型野生动物,对人类非常友善。

马尾松是乡土物种,也是育林的先锋物种,但木质纹理扭结,富含树脂,除了当柴烧、打纸浆、割松脂,用处不是太大。很奇怪,散落在天然林中的马尾松,大多挺拔、雄壮,但它们聚集为人工松林之后,性情大变,窜到碗口大小就生长缓慢,变成“老头松”。

杉树也是乡土物种。泰宁号称杉城、杉阳,就是因为位于武夷山脉的支脉大杉岭之南。古籍说大杉岭盛产巨杉,但我懂事的时候,泰宁已无巨杉,见到的都是人工栽种的幼杉。杉树生长迅速,树干笔直,是建筑房屋、打制家具的优良木材。闽人植杉有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生下女儿,便种上一片杉林,等到女儿十几岁出嫁,正好制作嫁妆,叫“女儿杉”。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qikandaodu/2020/1120/637.html



上一篇:滨海休闲体育活动的环境影响与保护
下一篇:基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研究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