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17)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毛竹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农民乐于种植。一片竹林,每年冬春都会萌发许多新笋,以供食用;老笋嫩竹,从前是手工造纸的原料;三四年的老竹,正好制作

毛竹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农民乐于种植。一片竹林,每年冬春都会萌发许多新笋,以供食用;老笋嫩竹,从前是手工造纸的原料;三四年的老竹,正好制作竹器。在金铙山、峨眉峰等山麓的竹林间,笋榨(压制笋干的木制机械)和纸寮(早年手工制造竹纸的作坊)生满青苔。

长兴村北的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土层较薄,植被集中在峡谷和山顶。乔木有青冈栎、闽楠、木荷、槠树、桂树等常绿阔叶树种,高低错落,遮天蔽日;中间一层是杜鹃、盐肤木等灌木,以及无所不在的荆棘和藤蔓;地面丛生蕨类和野草,掩盖着水洼沼泽、蛇蝎毒虫。我后来才知道,这片郁闭而危险的山林,是福建残存的少数天然林之一。

我在森林覆盖率90%的闽西北山村长大,但我对森林所知甚少。20世纪80年代初,我前往福州读书,沿着富屯溪、闽江横贯全省,沿途景观大同小异。如果描述福建的森林,我会说:主要是针叶林,最多是马尾松和杉树两大树种,间杂少量阔叶林和竹林。

这是一种错误认知。福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原始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我在山区所见到的松与杉,在沿海见到的木麻黄、相思树和桉树,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林,一种特殊的人造生态系统。自然界亿万年演变而来的天然生态系统早已破碎、消失,被恢弘的人工景观取代,仅存的一些孤岛,散落在全省上百个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内。例如长兴村北的丹霞地貌景区,作为天然生态系统的一块残片,变成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福建的绿色山川,并非上天恩赐、祖宗遗留,而是一代代福建人努力的结果。

武夷山脉横亘于闽赣边界,长达550公里,分为北、中、南三段,是福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在这里讨论森林覆盖率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比如说,我手中正好有一本福建地图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福建省地图册》,其中记载的森林覆盖率数字,北部武夷山市为81.6%,中部泰宁县为77.8%,南部长汀县为81%。如果你以为长汀县的生态状况与武夷山差不多,那就错了。近百年来,长汀县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武夷山市生态最优,与森林覆盖率无关,重要的是森林质量最高——它拥有一个了不起的自然保护区,福建面积最大一片残存的天然生态系统。按它自己的话说,是“地球同纬度带保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近,武夷山正在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生态不是森林覆盖率。一片空荡荡的林子有什么用?”说到生态,著名摄影家、海峡书局副社长曲利明两眼放光,十分激动,“我经常跟人说,生态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看它有多少鸟类、多少昆虫、多少树种,它们互相依赖,形成完整的生物链。生物多样性才是生态的指标。有一种褐河乌,非常挑剔的,你一看到这种鸟出现,就说明当地的河水可以直饮,绝对没有污染。我只在武夷山的源头溪见过褐河乌,说明那里的生态最好。”

曲利明2016年退休,因为海峡书局正在打造“生态出版”品牌,返聘他继续主持一套雄心勃勃的中国生物图鉴。已经出版的《中国鸟类图鉴》(三卷本)、《中国蝴蝶图鉴》(四卷本)、《中国金鱼图鉴》都获得学术界的好评。他手边还有鱼类、兽类、昆虫、多肉植物等图鉴项目正在进行。他的目的是尽快建立中国的“生态数据库”。

“你说的是理想状态,接近生态中心主义。我们不能只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我回答说,“如果没有人类,生物多样性再好,也没有意义。我们还是要以人类为中心,把生态看成一种价值,一种文明,比如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如何在生活中应用。人工林的确不如天然林,但总比童山濯濯要好吧?要肯定它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他表示说:“只能说聊胜于无。但不能误导,让大家以为树多了,生态就好了。生态这么容易恢复,人们就不会珍惜。一个物种没了,你永远也无法恢复。比如野生华南虎,就应该宣布灭绝,已经几十年没有人看到了,没有一张照片。我编兽类图鉴,最大的麻烦是很多动物已经变成传说,很多地方说有这个有那个,你拿照片出来呀?没有。穿山甲你熟悉吧?大家都说福建多的是,媒体经常报道人们偷猎、偷吃,但我想拍张照片,到处找不到,看来也很危险……”

曲利明告诉我,国内大型野兽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稀少,很多濒临灭绝。中国一共400多种兽类,其中一半是啮齿目,也就是鼠类;再加上蝙蝠类80多种;一本兽类图鉴,大部分是老鼠和蝙蝠。他家住福州郊区,一到周末,就换上全套户外服装,把自己密封得严严实实,进山拍摄野生动物。“树林里最多的是昆虫、蝴蝶,兽类很少,我主要拍老鼠,已经拍到20多种了。”他得意地说,“鼠类最难拍,昼伏夜出,又很警惕。”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qikandaodu/2020/1120/637.html



上一篇:滨海休闲体育活动的环境影响与保护
下一篇:基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研究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