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世纪行2021)记者手记:绿色,向北延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西安7月30日电 连线标题:记者手记:绿色,向北延伸 新华社记者刘世平 来自内心蒙古高原南下,黄河似公路,黄龙穿行金山大峡谷。出峡谷后,黄河开始在宽阔的河床上游荡,

新华社西安7月30日电 连线标题:记者手记:绿色,向北延伸

新华社记者刘世平

来自内心蒙古高原南下,黄河似公路,黄龙穿行金山大峡谷。出峡谷后,黄河开始在宽阔的河床上游荡,不受两岸悬崖的束缚。右岸自北向南依次为陕西榆林、延安、渭南县市。

近日,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的“中国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赴陕西,从渭南市合阳县出发,途经途经韩城、宜川、延川等县。这座城市沿着黄河向北。一路上看到的黄河南下,是一片向北延伸延伸的绿地。

合阳县恰川河畔湿地,芦苇随风起舞,鸟儿自由飞翔。韩城沿黄河建设的生态林带,以及沿线村庄实施的天沟保护高原和坡耕地管理,仿佛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保护屏障。

离开黄河岸,来到延川县马家湾淤泥坝。站在30米高的大坝上,被淤泥坝堵住的大量泥沙变成了肥沃的土地。田间种下的大片玉米长势良好,俗话说“沟里筑墙,堵泥收粮”。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一张卫星遥感照片清晰地显示,曾经是“光秃秃的山脊,一片荒凉”的吴起县,如今已在县域内布满了绿色。

陕西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据统计,陕西省黄河流域输沙量占黄河流域输沙总量的60%以上。

现在,另一个数据开始引起关注:经过多年的管理,陕西省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达到60.68%,年均入沙量从800多增加2000年以前的万吨。到2.7亿吨左右。

湿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淤泥坝建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开始好转,黄土高原的绿化逐渐向北延伸。

绿色向北延伸靠的是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示厅,“封山禁牧始于吴起,退耕还林从延安到全国”两条线路尤为抢眼。在中央提出“再造美丽西北”之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吴起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 1998.

“最初没有足够的食物,所以我要植树?”在吴起县南沟村担任村支书20多年的严志雄告诉记者,有些村民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生态账户。 .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村民的观念开始转变,纷纷加入造林队伍。至此,吴起县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规划202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补贴23亿元,享受补贴政策的群众超过10万人。 .包括吴起县在内的延安市用了1000多万亩绿色植被为这片土地奠定了底色,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绿色可以向北延伸,关键在于企业的绿色发展。位于黄河之滨的大型钢铁企业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于去年底成为该地区首家在线生产的AAAA级钢铁产业旅游景区。

从以前的污染者变成了生态保护者。龙钢公司总经理刘安民表示,公司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企业生存的高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管控,坚持废水循环利用。如今,龙钢公司不仅自己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还承担了周边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减轻了黄河的生态负担。

绿色向北的延伸,在于人民的积极参与。记者遇到了黄河沿岸宜川县农民王小红,他常年在壶口瀑布上下游右岸的悬崖上植树。他目前是专业造林队的队长。他的团队成员主要是当地的勤奋和负责。它由在悬崖上种植树木的强壮、经验丰富的农民组成。

在悬崖上植树并不容易,但王晓红等人在林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想出了一个办法:如果山势陡峭,容不下土,就用铺设石坑的方法;石山土 若层浅,土壤贫瘠,则回填客土;如遇干旱无水,用水浇灌;风大时,栽种深埋;如果兔子受到严重感染,请种植大苗。通过在崖壁植树的“努力”,王晓红的植树造林团队在崖壁植树5000余亩,不仅改善了壶口瀑布景区的环境质量,也促进了沿线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

“背靠黄河,面向天空,陕北群山环抱,转梁转路,依旧是黄土山……” 1980年代这封写给陕北黄土高坡天游的信,如今已随风消散在绿油油的树林中,黄土坡上已满眼碧绿。

陕西省林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延安市北边就是榆林市。它向北延伸400公里。

站在陕北黄土高坡上,所见皆绿。但是,很多地方只有浅绿色,而不是深绿色。这里的生态还很脆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不轻。综合治理、制度管理、源头管理、法制管理仍需加强。因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仍在出台和不断完善中。

为绿色,继续向北延伸。 (完)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zonghexinwen/2021/0730/1980.html



上一篇:“鸿鹄”志高远:吉林环保志愿者的“朋友圈”
下一篇:安徽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