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勇让世界听到中国的环保声音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刘智勇寻找更好的平台和方式,宣传环保理念。 ●●刘智勇在“东盟10国+中日韩青年环境论坛”会上。● 供图/陶化彦 “东盟10国+中日韩青年环境论坛”会上

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刘智勇寻找更好的平台和方式,宣传环保理念。

●●刘智勇在“东盟10国+中日韩青年环境论坛”会上。● 供图/陶化彦

“东盟10国+中日韩青年环境论坛”会上,一位来自中国油城大庆的年轻人,正侃侃而谈阐述他的环保理念。他就是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授予“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刘智勇,一位油田化工企业的普通员工。

这已是刘智勇第二次参加这样的国际论坛了。第一次是以大学生身份参加的。他说,他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国际环保活动,不仅能听到国际上的声音,而且也能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论坛,他说了些什么?

国际上,有人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靠牺牲环境换来的。甚至更有人称,他国的雾霾是从中国刮过来的,水污染也是中国造成的……

其实,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栽赃。中国早就参加了国际环保组织,勇敢地承担起了国际义务和责任。改革开放后,虽然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但不足以说中国的环境破坏是严重的。在论坛上,刘智勇回击了来自国际上的一些歪曲中国环境的言论。

“就拿我们家乡油城大庆来说,绝对是一座美丽洁净的城市。据统计,一年有350多天空气质量为优,绿色植被率达70%多,森林覆盖率达30%多,污水处理率达100%,上百座湖泊草肥鱼跃。

“大庆,不仅是中国著名的百湖之城,而且也是中国著名的石油石化之城。因此,有人会说,它一定会产生大量污水吧。是的,但它不排污。

“以油田为例,每年它要‘喝’进去大量的洁净清水,当然,也要‘吐’大量污水。吐出来的污水,不会有一滴落地,也不会有一滴进入湖泊,而是直接被打入污水处理厂。然后再利用注入地下。

“经过处理的污水,既能种草养鱼,又能工业再利用。原油也是如此,不会有一滴落地。流出来的,没等落地就被收集起来了。

“化工企业,更是不排气,也不排污,清洁干净生产。我就是化工企业的员工,可以说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化工企业绝不像有人想的那样污水横流。现在,技术发展了,环保意识强了,担当责任大了,根本就不排污了。”

刘智勇还将这些,通过图文形式展示给与会者,让与会者有一种亲临其境之感,让他们既感吃惊,又感叹大庆之美。

国外,他学了些什么?

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

刘智勇一下飞机,便迫不急待地将摄像设备拿了出来,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沿途一路不眨眼地搜寻捕捉环保“美景”。

机场的垃圾箱,“美”得令人想去与其合影;高层建筑的绿色植被,将楼房装点得勃勃生机。

据了解,在新加坡680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几乎无处不见花,几乎无处不披绿。刘智勇感慨道:“新加坡的环保,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思路大开。”

他说,新加坡环境管理的一大特色就是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人又自称是弹丸小国,但无论在厂区还是居民区,高楼大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地都铺有草坪,连过街天桥上也都绿意浓浓。

“身在其中,有些事情让我叹服:自来水不必烧开,可直接饮用。街头小餐馆,竟然没发现一只苍蝇!行走在新加坡的街头,干净卫生、整洁无比,没有人乱丢垃圾,更没有人随意吐痰。”

刘智勇还了解到,新加坡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为改变依赖进口,他们对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

同时,新加坡积极利用天然降水和淡化海水。将全部国土面积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利用,是全球失水量最低的国家。

垃圾、废水、废气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但在新加坡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目前,其制造业废料40%再循环使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在七分之一居民中实施。

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净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业用水。主要马路上,设立了汽车尾气监测体系,不符合“欧洲2号”废气标准的车辆禁行。乱扔烟蒂、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坏草坪、驾驶冒黑烟车辆等都会受到惩罚。

这些,在我国一些城市,可谓是见怪不怪,非常常见。因此,我们真需要认真学习和反思。

现在,他做了些什么?

“东盟10国+中日韩青年环境论坛”会后,刘智勇做了些什么?他说:“我们的环境和环保意识,与新加坡比有很多不足,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作为一名环保使者,我的主要责任就是宣传环保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影响他人。”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qikandaodu/2021/0506/1364.html



上一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六盘水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
下一篇:守护大凉山绿水青山的执法者记年全国十大法治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