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举例木材作为绿

来源:环境保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绿色设计成为现在设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

一、引言

绿色设计成为现在设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这一系列的标准都与设计的材料息息相关。然而,对于可持续的绿色设计,我们对于其环保的功能有了一定的重视,但在设计形式上我们在很多方面依然还在顺从传统的设计形式和审美,因此,对于绿色设计的生态美和它的生态审美意识如何培养,则是作为当下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设计能力。

二、生态美学与绿色设计的关系

生态美学认为世界万物各有其主体性,尊重彼此平等的生命价值与对话关系,是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全新认识,是建立人与自然在生命意义上的生存关系的前提。因此,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归于相互制约的平衡,正是生态美学的审美境界和绿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自然界是需要尊重的,即便人类有千种不尽相同的生态意识,它们都必须归结到服从自然生态的逻辑轨道中来,这正是我们遵从自然法则、展开绿色设计的基本前提。

生态美标准包括:判断对象事物是否顺应了自然状态,是否有足够的自然活力与生命价值,只要审美对象具有天然和健康生命的属性,它就可以被认同为生态美。将健康和天然作为生态美的评判标准,意味着人的创造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规律,充分按照自然本身的美感规律去创造对象世界。可见,使设计创造符合对象世界的生命韵律,正是当代生态美学观下绿色设计的历史使命。

生态美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兼顾美与生态规则,达到自然原生形态与人造形态的和谐统一。让人为的形式向自然美的法则靠拢,使人的审美创造成为与自然和谐的形式和秩序,这种尊重自然而对自然人为调适的原则,正是生态美学审美观下绿色设计的评判标准。

因此,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着眼,考察生态美的发生、发现与审美等基本问题,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的存在关系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生态美学是产生和指导绿色设计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三、自然材料中:木材与人的生态关系

木材是我们从古到今使用的最多并且是大自然的可再生材料。但是在我们发展迅速的今天对于木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各种新型材料日渐突出,在我们追求新型材料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他对于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影响。而对于木材的设计运用却不如新材料那样吸引人。

木材是天然材料,是各种材料当中颇具人情味的一种。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木材的使用范围之广,并对于木材赋予各种形象的名称。木材具有天然生长出来的美丽的纹理,是大自然的创造如同人类的进化。木材也是具有时间和生命的象征,同时木材具有的温润的触感和木质独有的自然气味使得木材更具亲和力。而在今天,合成材料的日益突出,最无法复制的是材料的生命气息。这样自然材料具有的独特的优势,也是强调绿色设计的今天对于材料所要求的高度的体现。人类在使用木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设计的最初的雏形,使用它在器皿、建筑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木材的设计使用也就因此发展起来,这使得人类与木材之间的也产生了依赖。

四、木材在当代设计的生态美的体现

木材是大自然孕育出最适合人类使用的材料,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其具有的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自然特点。同时,木材具有的天然的木质纹理和色泽也是独具特色,木材的种类繁多同人类一样,没有同一颗木材是一模一样的,就连同一颗树木不同位置的取材也各具特色深浅不一,是天然经过四季的变化而形成的。这是自然赋予木材的天然的特性和美。而在今天,我们在运用这些各式各样的木材制作成我们需要的物品时也懂得了更加注重木材的本质的美感的保留,认识到自然的创造才是美得源泉。而且我们的创造的意义就是“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五、建立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美学作为指导绿色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理论内容。生态审美意识包括: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美存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平衡是生态之美的基础。生态审美意识则是生态美学在绿色设计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因为,当人在自然观察和生活体验过程中具有了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和认识,但人类习惯于用人类自定义的审美标准定义自然之美,生态审美则表明自然存在于各式各样的生命每种生命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外形及特有的美感,因此我们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要具有多元化的审美意识,不仅仅是以人类的标准来观察思考自然之美,更要通过多角度的去发现和感受自然生命的存在。建立生态审美意识可以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更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网址: http://www.hjbhzzs.cn/qikandaodu/2021/0502/1355.html



上一篇:人类生存环境的后天观影片后天有感
下一篇:大地艺术的形式和功能

环境保护投稿 |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版面费 | 环境保护论文发表 | 环境保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保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